港北区“就业超市”赋能乡村振兴
港北讯 笔者9月25日从港北区获悉,就业超市近年来,港北该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,区赋AG超玩会健全就业促进机制,村振在村(社区)搭建“就业超市”平台,就业超市形成全时全域、港北线上线下、区赋就近服务新格局,村振构建集用工保障、就业超市职业培训、港北AG超玩会创新创业为一体的区赋全链条就业服务体系,为重点群体提供精准公共就业服务,村振持续为乡村振兴赋能。就业超市截至8月底,港北该区城镇新增就业3163人,区赋失业人员再就业917人,就业困难人员新增就业458人,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就业6171人。
服务事项“就地办”。港北区延伸拓展就业服务触角,将乡村公益性岗位申请、职业培训服务等12个事项下沉至村级办理,最大程度方便基层群众“就地办”。同时,积极整合资源,统筹安排105名就业社保协管员、48名就业社保协理员到村(社区),靠前服务,精准协助帮扶,建立一支专业强、素质高的就业服务队伍。今年以来,通过“就业超市”发放招聘信息等宣传资料15万份,分类建立高校毕业生、退役军人、城市困难群众等重点群体实名制台账2852人,开展乡村公益性岗位申请等服务事项2500多次,有效提升服务水平。
职业培训“就地学”。港北区积极开展就近就地培训,有效解决有培训意愿的劳动者“顾不上”、与生产生活“有冲突”的问题,让群众就业更有底气。通过定期走访企业、村组群众及返乡人员,全面了解技能培训需求和困难。针对部分求职者文化程度低、技能单一、就业能力差的特点,该区把培训教室“搬”到村(社区),引进专业培训学校,结合港北区重点产业布局,开设一系列就业稳定、操作容易的培训班,让群众在家门口学技能、拿证书、就好业。今年以来,该区在村(社区)举办叉车司机、育婴员、家政服务员等专业的技能培训班23期,参加职业技能培训785人,均参加职业考试并获得合格证书,帮助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,更有底气实现高薪就业。
工作岗位“就地选”。港北区推行“互联网+公共就业服务”模式,在线上搭建智能化就业网络平台,整合贵港云招聘等3家网络招聘平台,群众“扫码”求职,便捷获得企业介绍、岗位需求和薪资待遇等用工信息,直播带岗推介服务,还可以实现网上快捷“下单”,远程视频面试入职。在线下,“岗位”上架,按需“挑选”,还提供求职登记、创业指导等公共就业服务,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。今年以来,该区累计举办16场次招聘会,提供岗位7000多个;对1404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一对一联系推荐岗位;对4085名求职人员,推行从“家门口”到“厂门口”的用工服务,组织安排专车输送求职者到区内缺工企业应聘,入职1800多人。
- ·以梅江区梅县区为试点增长使命!梅州印发妄想进一步尺度瓶装液化煤油气清静规画
- ·鼻子为何老是堵?原因和应对方法看过来
- ·一行政机关单位被罚30万元负责人被罚3万元
- ·科普惠民 改变你我的生活
- ·持续打击“饭圈”乱象!网信部门依法查处低俗炒作账号→
- ·“亲水之旅”请到雅安
- ·氢能源产业起步发展 氢能源汽车是突破口
- ·尽锐出战 全力冲刺 确保川西大数据产业园如期开园
- ·梅州挪移春节大数据“数”说客都新春盛景——客流峰值超530万,高铁成为公共出行首选,00后成为遨游破费主力军
- ·厚植生态本底 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和绿色产业发展
- ·汉源县新堰社区入围2019四川特色村
- ·峨汉高速汉源流沙河枢纽互通施工忙
- ·梅州鸽血废品初次进口
- ·贯彻实施《信访条例》 依法反映信访诉求
- ·尽锐出战 全力冲刺 确保川西大数据产业园如期开园
- ·科普惠民 改变你我的生活